2016高考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作文3900字

学校软件收集整理的这篇作文主要介绍了【2016高考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作文3900字】,小编现在分享给大家,供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和参考。文章包含3942字,纯文字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。

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,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,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。甚至他的名字,也被人们一再讨论——当[dàng]年,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(què)先生。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[méi]有“恪(què)”这样的读音,有人请教他:“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(què),你却不予纠正呢?”陈先生笑着反问道:“有这个必要吗?”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,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。他在国难、家恨和个人的坎坷[kě]中,为学问付出了一生。
  被称为“活字典”“教授的教授”
  1925年,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:成立了“清***学研究院”。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,培养“以著[zhù]述为毕生事业”的国学人才。当[dāng]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[xiào],留美预备学校[xiào]来办国学院,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。
 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: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[yīn]商史的王国维;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,著[zhù]述等身的梁启超;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[zhù]名语言学家赵元任。三位导师性格各异,但都大名鼎鼎。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,在当[dāng]时并不出名。
 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,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,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[chóng]备至;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,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,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。校长说,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,二无博士学位,国学研究院的导师,怎么能连这些都没[méi]有呢?梁启超说:“没[méi]有学衔,没[méi]有著作,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?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,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,也没[méi]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。”梁启超还说:“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。”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,无从考证。但事实是,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,刚刚年满36岁。
  一年后,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。他很幽默。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“南海圣人”康有为的弟子,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,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:“南海圣人再传弟子,大清皇帝同学少年”。
  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。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,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,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,流传何处的脉[mài]络,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。他上课时,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。有人称他为“活字典”,也有人称他是“教授的教授”。
  当[dāng]时,冯友兰先生是大学者,名气比陈寅恪响亮得多,但冯友兰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、以学生自居,这连当[dāng]时的学生们都能感觉到。
  当[dàng]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,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,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。本土派认为,洋派不懂国情,你的学问再高,也是隔靴搔痒,解决不了中国问题。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,眼光太狭,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,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。但不管是哪一派,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,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。
  游学海外13年带回的却是东方学
  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闭塞[sè]之地,在洋务运动中却突然开风气之先,兴学、办报、开矿、建工厂,这得益于当[dāng]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。陈宝箴有个助手,也就是他的儿子陈三立,父子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,被朝廷革职,“永不叙用”,原因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。
  陈寅恪就是这陈家的第三代。这一年他9岁。家国大难之后,陈宝箴携家带口回了江西老家,陈三立索性专注于诗歌创[chuàng]作,“凭栏一片风云气,来作神州袖手人”。这个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门庭,走向了与传统仕宦截然不同的结局。
  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、求功名,在陈寅恪13岁时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。自小博闻强记,打下坚实旧学基础的陈寅恪,因此并行不悖[bìng xíng bù bèi]地接受了西方文化。
  后来陈寅恪因病从日本回国,考入复旦公学,这是上海的一所新式学堂,相[xiāng]当于现在的高中。陈寅恪成绩优秀,掌握了德语、法语。两年后的1909年,陈寅恪毕业,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,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,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。父亲陈三立赶到上海,送别陈寅恪。他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,寄托在儿子身上。
  陈寅恪一辈子以家族为荣,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,也终生背负着家、国的使命。他辗转游学13年,从德国到瑞士、后又去法国、美国,最后再回到德国。他学物理、数学,也读《资本论》。13年里,他总共学习了梵文、印第文、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。
  陈寅恪在德国读书,都没[méi]有要学分。人家上课他跑去听,听了做笔记,他自己注册的是印度学系,他就在那儿自己读书,没事去听课,完全是一种文人求学,有点像中国传统的游学。陈寅恪说:“考博士并不难,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[shù fù]住,就没[méi]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。”不求博士文凭的陈寅恪,却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。
  陈寅恪发现,在世界学术中,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,跟当[dāng]时中国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[xiāng]反,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、****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。他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“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,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”,就是以这样一种感受作为基础的。
  开辟[pì]国学研究新领域
 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,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,但他从不满足,仅梵文一项,就先后学了10年。当[dāng]时中国学术正处在逐渐走向国际学界这样一个转轨的时候,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、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,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[pì]了一个崭新的领域——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。
  1932年夏,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。陈寅恪应系主任之邀出考题。不料他出的题目非常简单。考题除了一篇命题作文,最奇怪的是只要求考生对个对子,而对子的上联,又仅[jǐn]有三个字:“孙行者”。陈寅恪拟定的标准答[dá]案是“王引之”、“祖冲之”。一个名叫周祖谟的考生,给“孙行者”对出的下联是“胡适之”,用的是当[dāng]时最时髦的人物胡适的名字,十分有趣,出乎陈寅恪的预料。
  用“对对子”这样的文字游戏,来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,当[dāng]时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,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。其实,陈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。当[dāng]时很多学者都并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,陈寅恪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,其实可[kě]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,尤其是跟印欧语系的区别在哪里。陈寅恪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,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自信。
  每逢上课,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,吃力地走进教室。他讲授佛经文学、禅[chán]宗文学的时候,一定是用黄布包着书来的;而讲其他的课程,他带来的书则是用黑布包裹着的。他的讲课旁征博引,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,都成了后来的大家。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、敦煌学家姜亮夫、历史学家谢国桢、考古学家徐中舒、文献学家蒋天枢等等。
  登上中古史研究高峰
  就在这个时候,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,也就是学界通称的“中古史”。这是陈寅恪第一次学术转向,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,而最大的因素就是与抗战有关。
 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,日军逼近清华园车站,北平即将不保。父亲陈三立这时已85岁了,这位在上海“一·二八”十九路军抗战时,梦里狂呼“杀日本人”的老人开始绝食了。五天后,陈三立死了。
  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,陈寅恪久久地斜卧在走廊的藤躺椅上,一言不发。这时,陈寅恪由于高度近视,又用眼过度,右眼视网膜剥[bō]离,已经看不清东西了。医生告诉他需要手术,但做了手术就需要相[xiāng]当[dāng]时间的休养。陈寅恪最终选择[zé]了不做手术,就是说,为了离开沦陷区,他放弃了复明的希望。
  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不是做卡片[kǎ piàn],而是在书上随读随记,也就是古人说的“眉批”,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、见解和引证,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。北平沦陷前,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,但赶到长沙,还没等到这些藏书,便又匆匆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。可是当书到长沙,竟悉数被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。书烧毁了,而他随身带着的常用的、备用的书,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,大部分竟也被盗走了。这意味着,他以后的学术研究,将主要依靠他积攒[zǎn]的记忆了。“家亡国破此身留,客馆春寒却似秋。”就在几乎没[méi]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,陈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[xiǔ]的中古史名著——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和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。
  这是两本藏之名山、传之后世的著作。陈寅恪写书的种种细节,至今仍被后世记忆着。在四川李庄的时候,邓广铭先生住在陈寅恪的楼底下,傅斯年对他说,陈先生如果有什么事一跺地板,你就马上跑上去。有一次邓广铭跑上去,看见陈先生躺在床上呻吟[shēn yín],说我要快死了,我这个身体快不行了,我坚持不住了。但是他又说,我不写完这两稿,我不死。
  牛津大学1939年曾正式聘请陈寅恪担任该校汉学教授,并于此后数年一直虚席以待。因为他们认为,陈先生是当[dāng]时“最优秀的中国学者”。

以上是学校软件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【2016高考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作文3900字】全部内容,希望能够提供你参考【2016高考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作文3900字】的作文 。 如果觉得学校软件作文库还不错,欢迎将学校软件网站推荐给有需要的老师和学生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与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gblab@vip.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xuexiaoruanjian.com/zuowen/info-277756.html


更多 ►
更多【2016高考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作文3900字】相关作文
2016高考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作文3900字

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,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,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。甚至他的名字,也被人们一再讨论——当[dng]年,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(qu)先生。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[mi]有“恪(qu)”这样的读音,有人请教他:“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(qu),你却不予纠正呢?”陈先生笑着反问道:“有这个必要吗?”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,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。他在国难、家恨和个人的坎坷[kě]中,为学问付出了...

软件大全 | 网站新闻 | 产品新闻 | 产品发布 | 位置坐标 | sitemap.xml
联系QQ:688704,联系邮箱:gblab@vip.qq.com
备案号:闽ICP备17012310号-8